在2023年的美國加息時間表中,從年初的積極加息行為逐漸過渡到年中及年末的觀望態度。年初,央行連續三次會議決定加息,將利率從4.50%-4.75%提升至5%-5.25%。到了7月,再次加息25基點達到5.25%-5.5%。然而,隨著經濟對前期加息政策的吸收與調整,從9月開始,央行選擇在接下來的幾次會議中暫停加息。這些利率變動和決策反映了對國內外經濟環境變化的敏感性和應對策略,對市場預測提供了重要的參考。
美國加息時間表 2023 │ 美國議息日期
(香港及美國時間)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每年有8次議息會議,而這些會議通常每隔兩個月舉行一次。然而,需要注意的是,FOMC的會議頻率和時間表可能會根據經濟環境和需要進行調整。以下是2023年美國議息時間表:
香港時間 | 美國時間 | 是否有經歷預測 |
2023年2月2日 | 2023年2月1日 | |
2023年3月23日 | 2023年3月22日 | 有 |
2023年5月4日 | 2023年5月3日 | |
2023年6月15日 | 2023年6月14日 | 有 |
2023年7月27日 | 2023年7月26日 | |
2023年9月21日 | 2023年9月20日 | 有 |
2023年11月2日 | 2023年11月1日 | |
2023年12月14日 | 2023年12月13日 | 有 |
美國加息時間表2023│ FOMC會議時間及結果
FOMC 於7月26日再次宣布加息0.25個基點,使聯邦基金利率達到5.25%至5.5%。這是自2022年3月開始的第11次加息,累計加息幅度達525個基點。
以下是本輪美國加息週期的每一次決議結果以及利率變化和時間表:
利率決議時間(香港時間) | 預計決議公布時間(香港時間) | 利率決議結果 | 利率變動 |
2023年2月2日 | 3:00a.m | 4.50%-4.75% | 加息50基點 |
2023年3月23日 | 2:00 a.m | 4.75%-5.00% | 加息25基點 |
2023年5月4日 | 2:00 a.m | 5% -5.25% | 加息25基點 |
2023年6月15日 | 2:00a.m | 5% -5.25% | 暫停加息 |
2023年7月27日 | 2:00a.m | 5.25%-5.5% | 加息25基點 |
2023年9月21日 | 2:00a.m | 5.25%-5.5% | 暫停加息 |
2023年11月2日 | 3:00a.m | 5.25%-5.5% | 暫停加息 |
2023年12月14日 | 3:00a.m | 5.25%-5.5% | 暫停加息 |
美國7月議息重點
-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宣布加息25個基點
- 儲備委員會表明今年內不會減息
-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不排除9月加息的可能性,取決於相關經濟數據的情況
- 鮑威爾重申當局致力於將通脹率恢復到2%的目標,並預計可能要到2025年後才能實現
- 就業增長的步伐強勁,勞動力需求超過供應,鮑威爾強調高度關注通脹帶來的風險
- 香港金管局宣布跟隨美國加息幅度達到25個基點。阮國恆副總裁表示,預計美國通脹仍將保持高水平,高利率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他提醒市民,在購房或長期貸款時需要謹慎考慮並有效管理風險
2023年美國加息預測
恒生指數公司指出,目前市場預計2023年最後3次議息會議不再加息的概率約爲66%-85%,2024年首季甚至有超過57%的概率會減息,預期美國加息周期即將進入尾聲。而聯儲局官員對於美國會否再加息持兩極意見,部分支持加息,有部分表示加息需謹慎。以下一文整合各官員發言。
官員 | 發言 |
聯儲局理事鮑曼(Michelle Bowman) | 鮑曼表示,儘管在過去一年里美國在通脹問題上有了一些進展,但通脹仍然明顯超過了美聯儲設定的2%目標。此外,勞動力市場仍然緊張,職位空缺數量遠遠超過可用勞動力的數量,因此需要進一步提高利率來應對通脹問題。因此,鮑曼指出需要進一步加息,才能完全恢復價格穩定。 |
聯儲局理事沃勒(Christopher Waller) | 沃勒表示,為了將通脹降至目標水平,預計聯儲局今年需要再加息2次。他指出,在剩下的4次會議中,利率目標區間應該再上調2次,每次增加0.25個百分點。這對於將通脹率降至目標水平非常必要。 |
費城聯儲銀行行長哈克(Patrick Harker) | 哈克認為,儘管通脹回落的進展緩慢,但仍主張暫停加息,並建議跳過一次加息。 |
亞特蘭大聯儲銀行行長博斯蒂克(Raphael Bostic) | 博斯蒂克強調,降通脹仍是首要任務。關於美國近期的消費者和勞動力指標都反映出物價上漲的壓力,所以預計明年才有可能考慮降息,並不同意金融界關於聯儲局今年開始降息的預測。他同時贊成暫停緊縮政策,以觀察聯儲局自去年以來大幅加息對經濟的影響。 |
三藩市聯邦儲備銀行行長戴利(Mary Daly) | 戴利指出,為了實現通脹率真正回落至2%的目標水平,儲備銀行可能需要再次提高利率2次。他表示,聯邦儲備系統希望密切關注信貸緊縮的情況,以了解其程度和持續時間。 |
美國聖路易斯聯儲銀行總裁布拉德(James Bullard) | 布拉德表示,從當前宏觀經濟狀況來看,在過去14個月的加息之後,目前的利率已經處於足夠限制的下限水平,貨幣政策相較一年前更加適宜。他指出,通脹需下降但仍屬偏高,並有將下降至2%的跡象。 |
美國聯儲局理事傑斐遜 | 斐遜表示,美國的通脹已經開始減緩,但仍將努力使其恢復到2%的目標水平。他還提及,儘管美國地區銀行在三月份面臨危機,但整體銀行業仍然保持穩固。 |
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威廉斯(John Williams) | 威廉斯表示,對於是否需要再次加息仍存在不確定性。如果通脹明年放緩,可能需要降息。他在接受外媒採訪時表示,貨幣政策目前處於理想位置,未來是否需要調整利率或者保持限制立場的時間長短將取決於數據,但預計需要一段時間保持限制性立場。 |
美國里士滿聯儲銀行總裁巴爾金(Thomas Barkin) | 巴爾金表示,6月份通脹的放緩超出預期,這可能意味著美國經濟可以實現”軟著陸”,但未表明聯邦儲備委員會是否需要加息。 |
美國芝加哥聯儲銀行總裁古爾斯比(Austan Goolsbee) | 古爾斯比表示,通脹率仍遠高於目標,並且實際情況證明通脹比預期更持久。聯邦儲備局仍需要分析7月的數據以確定是否要加息。 |
聯儲局副主席巴爾 | 巴爾表示,美國目前的通脹率仍然很高,但他認為在過去的一年中,貨幣政策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他認為未來,美聯儲還需要做一些努力來控制通脹。巴爾進一步指出,美聯儲將盡力達到合適的利率水平。 |
達拉斯聯邦儲備銀行行長洛根(Lorie Logan) | 洛根表示,加息速度和維持峰值利率的時間長度將會影響穩定性,因此逐漸的政策調整有助於緩解金融穩定風險,並抵消銀行壓力對貨幣政策的影響。 |
克利夫蘭聯儲銀行總裁梅斯特(Loretta Mester) | 梅斯特明確表示,鑑於當前通貨膨脹居高不下,存款機構仍未能在一段時間內保持利率的穩定,未來不排除將採取更多行動。 |
美國加息對香港股市有甚麼影響?
加息可以抑制投資和消費,這是一種有效控制經濟過熱和通貨膨脹的手段。相反,在經濟衰退或減速時,需要通過減息來刺激經濟。因此,加息往往對股市不利,而減息對股市有利。因為港幣與美元有聯繫,所以美國的加息也直接影響港幣的利率。但是,香港的利率也會受到香港銀行體系內貨幣供應的影響,不同銀行的利率也有所不同。此外,近年來在香港股市上市的公司有大部分是內地企業,收入和利潤來自內地。因此,香港的貨幣利率的上升或下降對這些股票的股價影響並不顯著。
美國加息對香港樓市有甚麼影響?
貸款利率上升:美國聯邦加息會導致香港的貸款利率上升。這對於那些需要貸款購房的買家來說,會增加購房的負擔。目前,香港房屋按揭貸款的基準利率是以一個月拆借利率為準,並直接影響著按揭貸款的還款金額。如果一個月拆借利率上升,按揭貸款的還款金額也會相應增加。儘管一般銀行會通過設定上限來控制利率,但當銀行資金因美國加息而持續短缺時,上限利率有可能會相應調高,最終導致整體加息。
投資者信心下降:美國加息可能導致投資者對香港樓市的信心下降。投資者可能轉向其他投資選擇,尋求更高的回報。這可能減少對香港房地產市場的投資活動,對樓價產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資金流動變化:美國聯邦加息可能導致資金流向更具吸引力的市場。如果美國貸款利率上升,投資者可能尋求在美國等地尋找更高回報的機會,而不是投資香港的樓市。這可能對香港的樓市活動和價格產生一定的影響。
誰來決定美國加息利率?
一般而言,利率決定由中央銀行負責,但在不同國家和地區有不同的程序。例如,在香港,利率是由商業銀行自主決定,政府並不參與其內。
而在美國,短期的銀行同業借貸利率(例如隔夜貸款)決定權由美國聯邦儲備局(即聯儲局)掌握。聯儲局每隔一到兩個月召開一次議息會議,決定隔夜利率的調整,包括加息、降息或維持不變。然而,長期的借貸利率仍由市場自行決定。銀行通常透過競爭方式而達成「拆息」利率,此利率受各種因素影響,每分每秒都在變化。當然,聯儲局隔夜利率對其他期限如一個月、三個月、六個月、一年或二年的借貸利率仍有重大影響,投資者和投機者則透過預測未來聯儲局加息或降息的情況而做出其他期限利率的決策。